高温轴承

型号查询 X

SIAIF轴承
全部类型
耐高温轴承
 品牌筛选

四大板块亮点频现 蓄势待发再启新程——2024年期货公司经营情况盘点及2025年展望

2025/03/29 耐高温轴承

  四大板块亮点频现 蓄势待发再启新程——2024年期货公司经营情况盘点及2025年展望

  2024年,我国期货经营机构在经纪业务、风险管理公司业务、资管业务和国际化业务四大板块均取得了亮眼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不仅展现了期货公司的专业实力和服务水平,也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经纪业务作为期货公司的传统核心业务,是期货公司经营的基本盘,其表现直接影响企业整体营收与利润。总的来看,2024年全国期货公司经纪业务规模、营业收入和利润呈现“前低后高、低开高走”的态势,从二季度开始,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回升,三季度后回升趋势较为显著,营收和净利润稳步增长,全年数据有望超过2023年。

  2024年,在经历第一季度阶段性波动后,期货公司经纪业务后期继续保持稳健增长,展现出了强大的业务韧性和适应能力。“从第三季度开始,随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精准发力以及市场环境的逐步回暖,期货市场迎来了显著的转机,成交量大幅度的提高,尤其是金融期货在偏乐观的市场预期驱动下,呈现强劲的增长势头。”国泰君安期货副总裁寿亦农说。

  永安期货相关负责人对期货日报记者表示,2024年期货公司经纪业务保持增长,一方面得益于政策的支持,市场信心得到提振,期货市场交易热度上升;另一方面期货企业内部的精准施策是经纪业务稳健发展的内驱动力。“以永安期货为例,我们经纪业务统筹部门针对年初的业务下滑态势进行精准识别、数据解构,及时推出了相关激励政策,做到了‘拓增量、稳存量’。”他说。

  对此,于春艳表示,市场形势的变化倒逼期货公司寻求多元化布局与业务创新。2024年,中原期货在聚焦产业服务的同时,及时作出调整服务体系,退出不具有优势的展业区域和业务条线,集中服务资源做大做强期货经纪业务;积极拓展服务领域,丰富线上运营服务产品,实现线上服务工作的突破;逐渐完备服务项目,协助产业客户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商品交割。

  “破局同质化竞争,打造差异化的经纪业务,期货公司需要换位思考,从客户的真实需求倒推经纪业务发展逻辑。”永安期货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一是要持续推进客户画像,全方面覆盖客户生命周期内的有效需求;二是持续开展数智创新,以满足信息化时代短暂的客户的真实需求窗口;三是持续拓展业务领域,紧抓国内产业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契机,丰富期现结合形式。

  “虽然受到宏观环境严峻、内需不足、企业开工率较低的影响,2024年公司的业务规模与上一年相比稍有下滑,但是新湖瑞丰积极努力配合实体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从其风险管理需求出发,加大含权贸易、期现服务等风险管理模式的培育和推广力度。”新湖瑞丰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针对中小微企业风险管理手段不足,缺少专业交易团队的问题,新湖瑞丰利用含权贸易模式,以现货贸易为主体,将场外期权结构嵌入其中,改变贸易合同的价格结算条款,使企业直接在现货购销中实现价格管理,提高了参与风险管理的便利性。

  广发商贸有限公司(下称广发商贸)是首批经中国期货业协会批准备案的风险管理公司之一。近年来,广发商贸场外期权业务发展形态趋势良好,规模稳步增长,2024年较上一年增长13%,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动力。在业务品种方面,公司聚焦于铜、螺纹钢、聚丙烯、PTA等大宗商品领域的核心品种。广发商贸还积极探索创新之路,针对中小微企业的特定需求,精心设计并开发出新型交易结构,其中累计期权成为服务中小微企业的得力工具。

  “2024年我们服务中小微企业的场外业务规模同比增长一倍以上。”中信建投期货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卢友中对记者表示,通过数字化赋能,2024年中信建投期货期现业务服务效率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得到了较大提升,服务实体企业客户数量明显地增加。在业务模式上,企业主要是推广基差点价的交易模式,帮助下游终端企业降低采购成本。

  记者了解到,企业对风险管理公司的服务也十分满意。“以往面对价格波动,我们往往束手无策或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去应对,如今通过场外期权这一工具,我们也可以精准地对价格风险进行相对有效管控,成功稳定了成本与利润,极大地增强了企业在市场中的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力,为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筑牢了根基。”广发商贸服务的一家公司客户向记者反馈。

  据记者了解,期货资管规模从2024年4月慢慢的出现明显增长,3月底至8月底实现连续增长,产品规模由3月底的2706.93亿元增长至8月底的3535.72亿元;到11月底略有回落,但总体较2023年年底实现了18.09%的规模增长。其中,期货和衍生品类产品规模6月底至11月底实现5个月连续增长;11月底期货和衍生品类产品规模291.35亿元,较2023年年底增长28.15%。

  “针对机构日益增强的多样化资产配置需求和服务实体经济需要,我们大家都认为资管业务有很大的发展与优化空间。目前期货市场承载资管规模仍有限,建议加快新品种上市,尤其是大类商品指数类,对资管机构持仓结构可以进行优化,便于资管业务、期货公司做大做强,促进期货市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瑞达期货相关负责人认为,2025年商品和金融期货均存在较多的机会,CTA仍具有较高的配置价值。

  2024年,海通期货资管业务也取得了不错的业绩。据海通期货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李楠介绍,长期以来,海通期货资管从始至终坚持发展主动管理。近几年,海通期货资管业务在规模、营收、利润等方面均已成为公司“一体两翼”战略很重要的一翼。海通期货资管产品线丰富,涵盖固收类、固收+、权益类、衍生品类、资产配置FOF类等多种产品类型,可满足多种类型的客户的真实需求。截至2024年6月,海通期货存续的资管计划约180只,总规模突破270亿元,规模、营收均创出新高。

  “凭借公司资管固收团队对宏观市场的敏锐判断和对固收资产的综合定价能力,通过灵活的久期、杠杆和固收细分策略轮动,海通期货资管各类固收产品连续多年均实现了优异的收益回报,业绩表现大大优于市场同种类型的产品。风险管控方面,海通期货资管通过多维度的内外部评级和集中度指标进行风险管控,公司固收产品持仓高度分散,确保了资产配置的安全性。”李楠表示。

  此外,海通期货资管FOF团队持续尽调全市场各类私募基金,分类比较跟踪业绩,并专注于分散风险,主打稳健型策略;运作层面,以大类资产配置为框架,选择低波动、高夏普的子基金来投资,储备了大量可供投资的优质私募基金管理人。据介绍,该团队开发了股指日内、期权套利等量化策略,有效增厚了产品收益,给用户带来了优质的持有体验。

  杨英辉表示,对中粮期货来说,国际化业务成为新的增长点主要受内、外部两方面因素影响。外部因素方面,我国正以高水平对外开放吸引外商投资,高水平“引进来”;同时,全面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高质量“走出去”,这是推动国际化业务发展的基础。此外,2024年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和监管措施,为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增强了市场的稳定性和透明度。内部因素方面,随着中粮期货境外业务牌照逐渐完善,整合境内外优势资源,加速形成内外联动模式,发挥“期现货结合、场内外协同、境内外联通”的协同效应,为实体公司参与双向开放保驾护航。

  “浙商期货近年来积极推动国际化战略,在香港布局子公司,完成了从单一的境外期货交易平台到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的转型升级。浙商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浙商国际)目前的业务涵盖证券及期货经纪业务、证券融资业务、投资咨询服务、资产管理服务、财富管理服务以及投行业务(股权长期资金市场融资和债券长期资金市场融资),成为集团在境外市场的核心抓手。随着境内客户对境外市场配置需求的增加,以及境外投资的人对中国期货市场关注度的提升,公司国际化业务建立了重要的客户基础。”浙商国际总经理胡建锋表示。

  作为较早布局国际化业务的期货公司之一,南华期货2006年就迈出了国际化的第一步。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南华期货在中国香港以及美国、新加坡、英国等地都设立了分支机构,并获得了当地金融市场的业务牌照,可为客户提供期货、证券、外汇、资产管理等多元化金融服务。此外,南华期货还拥有包括CME、LME在内的14家主流交易所的会员资格,以及11个清算席位,最大限度降低了境外清算过程中的风险,保障了客户的资金安全。

  “在中国企业‘走出去’和境外机构‘走进来’的过程中,时刻伴随着怎么样做风险管理,如何让企业在业务开展的过程中增强业务模式的稳定性、降低不确定性等问题。期货经营机构肩负着服务国民经济、服务产业客户和机构投资的人的历史使命,更需要‘走出去’开阔视野,学习全球衍生品行业最新的工具和产品,增强自身能力。在为境内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的同时,也要服务好国家‘引进来’的战略,帮助境外投资者了解中国市场、投资中国市场。”南华期货董事长罗旭峰说。